中國古代文學專業2019級研究生“學而思”學術沙龍順利舉行
時間:2021-06-05 11:46:00 訪問量:
為拓展我院古代文學方向研究生的學術視野,促進學術交流,中國古代文學專業2019級研究生“學而思”學術沙龍于5月22日在立言樓B523順利舉行。此次沙龍由王友勝教授主持,古代文學方向李德輝教授、李躍忠教授、王奕祯博士出席了本次活動并對彙報作品進行點評。古代文學方向其他年級的研究生也參與學習交流。
會議伊始,由王友勝老師介紹了本次交流會的大緻流程,然後依次進行彙報。此次交流會增加了互評環節,同學們積極交流,進一步碰撞出學術思維的火花。王鲒秋同學彙報的題目為《江州之貶對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影響》主要從白居易選擇“中隐”的原由、白居易在江州的任職、生活情況以及江州生活的影響三個層面建構了分析框架。張浩同學以《試論<好逑傳>韻文美學特征》為題,重點介紹了寄生位置與文學體裁,韻文的内容與格式并從通俗性、程式性、形象性、哲理性四種美學特征來進行分析。楊秀清同學彙報的題目為《梅堯臣的飲食詩及飲食觀》分别從梅堯臣的飲食詩:包括飲酒詩、飲茶詩、果蔬詩、水産詩四類;梅堯臣的飲食觀:喜愛新鮮之物、追随飲食風俗兩個大的方面進行詳細論述,最後對梅堯臣飲食觀的文化意義進行了深入剖析。朱睿姿同學宣講論文的題目為《大曆十才子逢遇詩的生成機制及文學價值》分别從生成機制、藝術特色、文學價值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楊光同學以《越南詩人阮忠彥的<介軒詩集>》為題,對阮忠彥以及《介軒詩集》進行了系統的介紹。重點論述了《介軒詩集》中對唐詩的學習、借鑒與模仿;《介軒詩集》中對宋詩的學習、借鑒與模仿。劉丹同學彙報的題目為《理想化的審美主張——呂天成<曲品>淺析》主要從《曲品》的生成之境、理想化的審美主張以及理想的歸宿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歐陽钰同學以《淩濛初戲曲理論微探》為題,分别從情節結構之“真”、語言風格之“真”、心學思潮與傳奇風行以及小說觀念中的“貴真論”四個方面對淩濛初戲曲理論進行了深入剖析。黃榮同學宣講的論文題目為《論閩劇時事劇的曆史淵源與藝術特點》首先介紹了選題緣由及研究意義、研究方法,然後闡釋了時事劇的曆史淵源與藝術特點,最後提出了拟解決的問題。周翠霞同學彙報的題目為《李漁戲曲結構論對<十二樓>創作的影響》主要從立主腦确立小說主旨意義、密針線使小說結構更巧妙、減頭緒使小說主線更鮮明三個層面對《十二樓》的創作進行了闡述。
最後,王友勝老師、李德輝老師、李躍忠老師、王奕祯老師分别對彙報作品進行點評。四位老師均肯定了幾位同學論文的可取之處,除了從論文的選題、内容、價值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建議之外,也分别從論文格式的規範性、語言的簡潔性、标點符号是否正确、參考文獻的完整性等細節方面給予了針對性的寫作建議。并鼓勵學生能以此為契機,進一步修改完善,從而寫出更加出色的學術文章。通過幾位同學的精彩分享和四位老師的專業點評,在場同學收獲頗豐。此次活動拓寬了同學們的研究視角,使同學們對研究及研究生身份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也激發了同學們投身研究的熱情與信心。
文: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