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組織大型文藝沙龍活動 ——長篇小說《石峰鎮》研讨會
時間:2018-07-03 12:00:00 訪問量:

研讨現場
現當代文學碩士黃爽認為:“《石峰鎮》作者運用獨具一格的叙事策略,将現代現實批判性小說創作推向了一個新高潮。小說講述的是一個以麓陽市電視台為中心點輻射展開的貪腐故事,這種以點帶面的叙事發展線索本屬于一個全無新意、泛泛而談的故事題材範疇,但作者匠心獨運,選取多角度的叙事方法從不同角度切入故事“本事”,運用生動俏皮且兼具地方性色彩的叙述語言叙事,同時以近乎自然主義的性描寫來概括當下世态人情,對人性的刻畫亦是筆力十足。高超的叙事技巧的運用使得本俗舊無奇的叙事文本蘊含了無限的意蘊,更使讀者反複閱讀,久久不忍掩卷。”
古典文學碩士朱子良認為:“不論是麓陽電視台的群體悲劇亦或是衆多的個體悲劇,還是由此牽扯出來的社會悲劇,小說都抱以極端冷峻的态度加以凝視,這種凝視帶來的結果是無數個血肉淋漓的真相的呈現,小說将這些散亂的原始的生活真相加以連綴,描繪了一張駭人心目的欲望羅網,并以欲望之網上的個體的沉淪與掙紮、群體的糾結與苟合牽扯出了人人諱言的社會痼疾。小說以馬台長的倒台作為結局,但這并不象征着欲望的終結,因為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意識到馬台長其實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象征,就像阿Q一樣,着實給我們以照鏡子的沉痛感。《石峰鎮》的叩問直指人心,小說不僅對扭曲的世俗紅塵有所鞭撻和誡喻,還試圖幫助普羅大衆在欲火孽海中尋讨一個不堕輪回之法,我想,這些都是意義非凡的。”
文藝學碩士何少偉認為:“這部小說并不是單純為了揭露而揭露,作者希望通過建構一個充斥着權力、欲望與金錢的社會,表達出當代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窘迫和困境,以引起讀者對于生活的反思,反映了作者對于社會、家庭、事業責任的思考和對人性本源的探索和追尋,對于當下的我們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研讨現場
現當代文學碩士舒曉軍認為:“李啟運的《石峰鎮》這部小說,其文本形式的結構新穎獨特,在人物形象的審美上也具有十分豐富的内涵,最後的審美回歸也體現了作者在複雜社會下對人性欲望的一種肯定。五位不同人物的内心獨白以及所展現的人生曆程值得我們去思考,我們會懂得無論是上官東的追逐,還是馮彬的堅守,那些來自生命深處的欲望言說,其已經深深地觸動着我們内心的琴弦,最後的沉淪、抑或是歸于平凡,這些都凸顯出生命的偉大,因為它直抵人性欲望的深處,展現審美的多樣性,引發我們靈魂深處的深思。”
現當代文學碩士羅豔群認為:“《石峰鎮》創造性地運用了多重式内聚焦,分别從五個人的視角出發,人物性格刻畫、形象塑造十分成功,人性真實展露無遺。情節結構與五人的視角轉換緊密結合,叙事結構十分特别,有蒙太奇電影的質感。多人視角的轉換與結合,多維度、立體地描繪了現實生活面貌,并且小說依然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石峰鎮》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品。”
現當代文學碩士于惠紅認為:“《石峰鎮》描繪了一群女性職場生活的衆生相,深刻揭示了新世紀女性生存的困境,揭示了當代社會的物欲橫流和紛繁複雜。這些女性的生存困境不僅來源于畸形的男性社會,還源自于女性自身的弱點。雖然社會快速發展,競争壓力加劇,女性在面對這些困境時也應不斷的謀求超越,實現自我。”
戲劇與影視學碩士文韬認為:“當我讀完《石峰鎮》的時候,腦子裡最先蹦出的兩個感受:第一是讓我倍感親切的鄉音,在一些對話中,流露出地域化寫作的表達風格,當書中有些表達或玩笑通過潑辣、俏皮的湖南方言表述後,會有一種鄉音鄉情、一種作為湖南人才能意會的親切。第二是寫作的大膽。在旁人看來電視台是光彩照人的地方,但作家卻将電視台裡鮮為人知的權力與欲望在《石峰鎮》裡抖落個幹淨,這無疑是一部有分量的現實主義作品。”
現當代文學碩士楊歡認為:“《石峰鎮》在故事情節和人物的安排上借鑒了“反腐小說”的叙事模式,在小說創作技法上進行了較大的突破和創新。小說以多重叙述視角展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橫向塑造人物形象,從而達到人物内心與事件同步進展的效果,構成了一個和諧的叙事整體。作者利用不同人物的意識活動,互相滲透,互為補充,揭示了人物埋藏在心靈最深處的想法和感受,形成了獨特的叙事美學,表現出高超的技巧,為讀者展示了一幅幅生動逼真的人物主觀畫面。小說在内容和形式上達到了完美統一,為當代“反腐小說”的創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現當代文學碩士陽夢姣認為:“如何規避淺層次的欲望叙述而對腐敗現象做深層次的追尋、對人性進行深度的拷問、在主題上進行深化一直是官場小說努力的方向。有的小說流連于官場的情色交易描寫淪為色情小說,有的則一味描寫人性的陰暗一面傳播一些負能量,而李運啟先生的《石峰鎮》便做了很好的示範,在欲望描寫的同時對人性進行了深層次的思考,對世人所奉行的生存哲學進行了反思。小說講述和描寫的雖然隻是麓陽廣電的一個故事,但是卻給我們帶來了一種更深層次的思考。”
戲劇與影視學碩士戴钰珈認為:“小說人物細膩突出,故事中出現的每個人都有着自己豐盈飽滿的思想與性格,語言描述尖銳深刻,值得反思,是一本很好的警示佳作。”
現當代文學碩士周水靈認為:“《石峰鎮》不動聲色地展現了職場人物的生存狀态,極力描寫他們時刻處在焦慮之中的職場生活,展現主人公們危機四伏的工作環境。從對身份認同的焦慮,到對物質欲求的焦慮,再到對内心職業道德的追逐,職場小說中所體現出的種種焦慮,反應了現代人尤其是中産階級的生存困境,彰顯出作者對職場人的真切同情與理解。在這樣的叙事技巧下,讀者與人物産生了高度的認同,全身心地體驗人物感受到的焦慮。透過《石峰鎮》,我們可以反思現代人的生存狀态,并從他們的生存焦慮中,尋找出産生群體焦慮的原因,使職場成為人們生活景觀的透視鏡和參考物,找出真正的應對之舉,走出危險又泥濘的沼澤地。”
現當代文學碩士黃楚倩認為:“《石峰鎮》整部作品在語言上突出的是一種真實感。李運啟先生是一位講故事的高手,他的故事不僅真實可信,而且讓讀者仿佛可以看到、聽到、觸摸到書中的人物和環境,表現出生活的活的氣息。小說叙述上類似于日記體,在描寫過程中保持了當事人的語調,符合說話人的身份背景,最大限度地留下了生活本身的樣子。小說仿佛随手拈來,看不出編排杜撰的痕迹,真實地将社會生活的各種場景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現當代文學碩士唐菁鴻認為:“《石峰鎮》中所展現的官場的權力與貪婪,生活的欲望與遲疑,無疑都是對凡俗生活一種深刻有力的揭示。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在物欲橫流的社會裡,善惡有報,并且那些光明與正義,總有人會一直堅守。”
戲劇與影視學碩士熊園認為:“小說對權與欲誘惑下産生精神異化的人物的書寫,彰顯了作者的價值判斷與立場,是對社會生存現狀的反思,凸顯了作者對權力的理性批判。同時,作者筆下在權與欲中掙紮求索的小人物們,寄托了一種理想與光亮,蘊含了作者對社會公平與正義的不懈追求,流露出了作者深刻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
現當代文學碩士銀鑫認為:“《石峰鎮》全方位,多視角地展示了當代知識分子官員在“權與利”,愛情與婚姻,理想與現實,入世與出世之間徘徊的複雜心理狀态,真實地再現了知識分子的精神困境。小說既反映了作者自身對知識分子官員這一社會群體生存狀态的關注,也引發了讀者對當代知識分子官員命運的思考。”
戲劇與影視學碩士戴钰珈同學認為:“小說人物細膩突出,故事中出現的每個人都有着自己豐盈飽滿的思想與性格,語言描述尖銳深刻,值得反思,是一本很好的警示佳作。”
現當代文學碩士陶宇傑認為:“《石峰鎮》展現的官場之外的諸多内容更讓人觸目驚心,官員在官場外的情色生活、酒肉生活、葷段笑話和個人活動構成了與官場活動平行的的另一個生活空間,這也是能讓普通讀者特别感興趣的内容。我們同樣需要注意的是,官場小說打出的旗号是“為老百姓”,而不是從五四傳承而來的“為人生”或者“為藝術”。這樣的一種立意和嘗試,給了官場小說作為“通俗文學”占據巨大消費市場的可能性。”
胡鐵強教授
戲劇與影視學碩士楊園園認為:“《石峰鎮》這部小說通過對人物大起大落人生命運的書寫,來引發讀者對于人生的思考,通過書中人物的遭遇,來引起讀者的共鳴,讓讀者思考一個人該如何走正确的人生道路。作為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它的目的不僅僅是批判,重點還應該是反思和引導。”
參與讨論的胡鐵強教授認為:大家對小說《石峰鎮》的解讀非常深入,涉及到小說的叙事風格、人物特征和社會批判,并且和作者進行了對話和交流,對小說的寫作背景和寫作動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小說的整體構思有其獨特之處,主題非常鮮明,情節非常吸引人,不足之處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定型過早,看不到變化的曆程,以緻豐富性不夠。
左為:彭在欽 右為:《石峰鎮》作者 李運啟
彭在欽教授則認為:《石峰鎮》是一本真正有力度、有深度、有現實意義的佳作。小說結構别具一格,既有傳統小說《水浒傳》式的人物結構方式,又有現代派小說穆時英《夜總會裡的五個人》式的全方位多視角立體化的特征,寫出了現代社會中的人性與貪婪、良知與欲望、權力與背叛、堅守與放棄,以及情與理、權與法、愛與恨等多種複雜矛盾與情感糾結,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精神震撼力。
來源:湘潭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