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培養

學科教學語文方向教育碩士“學而思”沙龍(一) 教學技能競賽


                             9a88114afd2a4ce392444d114aa52453.jpg                             

c9bd501ba6584936842ef07d9ce68f43.jpg

81266589b48b4fd7aecc5754eefb035e.jpg

e432fbc8fa804772aa92fdc9317bbdad.jpg

1a5a6c1683a24172a1957ab2ee0c7187.jpg

2020年11月7日下午,我院在立言樓103、104教室舉行了教育碩士教學技能競賽。在校學習的教育碩士及課程與教學論專業語文方向研究生30人參賽,劉奇玉、劉郁琪、胡志明、王超、彭在欽、吳投文、顔紅菊、何湘等導師擔任評委。競賽由李學老師主持。

參賽同學精心準備,授課内容涵括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多類文本,教學設計思路清晰,課堂語言表達流暢,展示了較為紮實的語文教學專業水平。李可微同學講《庖丁解牛》,圍繞文第三四段展開,引領學生由淺入深悟“道”,旨在通過庖丁解牛的過程來說明養生的道理。易烨婷同學《說“木葉”》,以“木葉”為引子,層層深入引導學生領悟“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特質,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李曉辰同學講《雷雨》,通過分析周樸園對魯侍萍身份發出的“四問”,感受周樸園情感的動态變化,從而得出戲劇語言具有動作性的結論。李宇彤同學《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詞人的愁緒,以“愁”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學會賞析并運用“化抽象為具體”的表現手法。

賽後評委作精彩點評。劉奇玉老師總結了競賽課的優缺點,從闆書、着裝、語态等方面入手提出教育碩士專業發展的明确要求。王超老師提出了教學設計的規範性問題,着重強調要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标。其他評委老師分别就闆書形式與書寫、PPT設計、教學過程等方面給出具體建議。

本次競賽是學院“學而思”研究生學術沙龍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教育碩士培養特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據李學老師介紹,下階段活動将邀請中學一線語文教師和教研員圍繞文本解讀進行同課異構。


文/羅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