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學術研究> 學術交流

“文廟文化研究中心”系列講座第一講——文廟的樣子

68006df4cf744edaa3389d5f7e8de4fb.png

3e4c4a1127b146128a7fe86590a284f0.png

9a1ed7f2272241a0bde703f8b8312b3d.png

bb180de9419b4ab98bf611e06d0d7e20.png

6a43b817fc8d4fcea2f08e285accc481.png

12月13日晚,2003网站太阳集团文廟文化研究中心系列講座第一講在立言樓4-1室舉行。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二級教授、博導、湖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中國四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書院文獻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鄧洪波教授受邀來我校以“文廟的樣子”為題講學。講座由文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平教授主持,來自湘潭市的地方史專家何歌勁、劉安定,繼續教育學院何銀坤,建築與設計藝術學院胡瑤等老師以及2003网站太阳集团與建築與設計藝術學院的部分學生到場聆聽。


講座開始前,周平教授簡單介紹了湘潭文廟概況。作為我校校園内的珍貴曆史遺存——湘潭文廟,在即将迎來大修前,學校成立了文廟文化研究中心與湘潭文廟管理服務處,值此天時、地利與人和齊備的環境下,我們可以期待湘潭文廟将再次綻放光芒。周平教授同時呼籲同學們要認真去參觀了解曆史悠久的文廟,去感受文廟莊嚴而優雅的氛圍以及一磚一瓦中所蘊含的哲理與深情。


鄧教授從湘潭文廟的俯瞰圖和曆代志書所載的結構示意圖開始,介紹了湘潭文廟的建制、構成與功能,指出在湘潭文廟東側的明倫堂,是與昭潭書院在一起,從而構成了湘潭獨特的廟學體系。在對文廟的起源、文廟概念的演變、文廟的功能以及與書院的關系、文廟的社會意義等,運用圖像史方法,圖文并茂、飽含激情的講述了中國文廟的樣子。


“孔廟,又稱夫子廟、至聖廟、先師廟、先聖廟、文宣王廟,通常稱為文廟,是紀念祭祀孔子的廟宇式建築。列入國家祭典的孔廟是禮制廟宇。孔子後代的家廟、孔子活動過的地方所建的紀念性廟宇、以及書院内的祭祀廟宇等屬于非禮制廟宇。”


“‘廟學’在表述上之所以‘廟’先‘學’後,不是一個簡單的因廟設學、廟中有學問題,而是在政治及社會生活中孰輕孰重的問題。……或者說‘廟學’中的‘廟’,就是‘儒’的代稱,而儒學又是曆代統治者極力推崇的官方哲學,教育曆來又是從屬于政治的,因而‘廟學’的話語表達更具有政治學意義,同時也是‘政教一體’的存在形式,或是對‘廟’與‘學’合一現象的真切描述。”


以廟為主體的祭祀以學為主體的教學以署為主體的管理,共同肩負着為朝廷培養生員、造就文化人才的職能。


“教學有不同的體現,不同地區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特色,廟與學哪個更重要其實就是文廟與書院哪個重要的問題。”鄧教授強調“教育的目的就是崇聖啟賢,我們每個人都要向先儒先賢先聖學習。我們學習幹什麼?就是使自己去掉低級趣味,去掉雜念,變成一個高尚的人,有情操的人。”


最後,周平教授總結道:鄧教授用圖像史方式,通過衆多的曆史圖片向我們介紹了文廟的樣子,充滿激情,非常生動。很幸運在文廟文化研究中心和文廟管理服務處成立的第一天,可以邀請到鄧教授來校舉辦講座


講座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遊玮 龔珏 王紫雲

/遊玮 龔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