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學術研究> 學術交流

湖南省第十屆研究生創新論壇“人文學術創新與文化傳承”分論壇之優秀論文報告會(三)

 









 
 
 
 

1118日下午,“人文學術創新與文化傳承”分論壇優秀論文報告會第三分會場于立言樓A425順利舉行。2003网站太阳集团曆史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徐紅教授出席此次報告會,對優秀論文報告進行點評,參與此次優秀論文報告會的有湖南大學研究生吳楠、中南大學研究生楊柳以及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王植槐、王毓偉、肖靜雅、周嬌術、陳婷婷。2003网站太阳集团17級曆史專業一、二班學生到場聆聽報告會。

 

報告會現場,來自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和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七位研究生同學先後對自己的報告進行講解。“紅色在中國人眼中是祥瑞之兆,尚紅是中國的傳統。”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生楊柳在本次報告會上對中國的紅色文化進行深入講解,首先介紹古今中外對紅色文化的不同理解,着重講解紅色文化的産生、現實困境以及其當代價值。從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紅色文化的産生到講述紅色文化在當代對教育、文化、精神的影響及價值,其每個方面都有獨特的見解。楊柳在報告最後用自己的一句話鞭策在場的學生:“理想若星辰,紅星照我去戰鬥;信念如長風,直挂雲帆濟滄海。” 文化的創新是在不停地反思與繼承中進行的,我們應不斷反思自己不斷創新發展。

 

2003网站太阳集团16級中國近現代民族史方向研究生王植槐一開始便饒有趣味地講解浏陽特色文化,帶領在座的聽衆走進浏陽,并以浏陽市社港鎮某村喪葬儀式為例,對農村喪葬儀式中舅族權威進行解讀。他首先以煙花、杜鵑之鄉、菊花石等浏陽市标簽激發大家的興趣,又講故事般為大家講解浏陽市社港鎮喪葬儀式概況,反映舅族權威的形成。從浏陽港鎮的“喪葬”儀式概況到舅族權威的形成到最後引出對喪葬儀式的思考。王植槐從三個方面深入淺出地解讀農村喪葬中的舅族權威,其中還對各類浏陽特色喪葬名詞如:“頭七”“封龍門”“诰廟”“繞棺”“封殡”等進行講解。當被問及文稿形成期間是否遇到一些困難時,王植槐毫不掩飾地說道,“喪葬當中有許多咒語,符錄等基本資料,一般不容易獲得。有些甚至需要拍照,攝影,很容易觸及習俗禁忌,很難把握。”

 

吳楠從各個方面對VR新聞的探索,對我國的VR新聞行業發展前景有獨到見解;王毓偉對轉口貿易、開阜通商與清代湘潭藥市的變遷;肖靜雅提出的新型教育模式“對話、參與、經驗模式”提倡自主學習以及自由課堂,并希望能夠探究出更多教學模式;周嬌術在傳統文化學習方面特别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科書更多的是提出傳統文化話應貼近生活實際。同學們向大家分享交流的論文,均體現了較高的人文素養和專業知識水平,他們的獨特見解也得到了同學們的贊賞與支持,整個報告會學術涵蓋範圍廣,同學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七位同學交流完畢,徐紅教授分别對他們的論文進行了具有針對性的點評,“吳楠同學關于虛拟現實技術應用的這篇文章具有比較高的敏感性”,并且建議同學們“寫文章時注意用語,不能把話說地太絕對”,給予寫作方面的一些指導。對于楊柳同學對于紅色文化的講解,徐紅教授提議:“對紅色文化做一些加法和減法,加入一些新元素,挖掘紅色文化的價值;厘清‘左的錯誤帶來的影響,清除娛樂因素”。徐紅教授的詳細點評與誠懇建議使在座的同學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