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學術研究> 學術交流

“教師教育技能與素質”專題講座之 “用支點鍊接準教育人的發展格局”


47日下午,我院于立言樓B4-1室舉行教師教育技能與素質專題講座,上海市中山學校教導副主任段樂春應邀作用支點鍊接準教育人的發展格局主題講座。此次講座由我院副院長聶志軍主持,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參與。



講座伊始,段樂春副主任圍繞人生成長的時間節點人生發展的專業據點這兩方面展開講座内容。人生有三鍊,食物鍊、智識鍊、幸福鍊。她向同學們解釋這三條鍊的含義,什麼是食物鍊呢?如果用馬克思列甯主義的觀點就是我們需要物質生活的基礎。



學生應做好實習和考研計劃,學會利用老師或校友資源,主動積極尋求實習機會。針對考編現狀,她指出,如今師範類院校分數線不斷升高,考編難度也不斷加大,學生要在面試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凡有行動,必有憑借。凡有作為,必有地位。她用學者刻苦研究《紅樓夢》并憑此出版書籍的事例提醒學生要在某一方面深入鑽研,并能有所建樹。談及詩歌教學研究,她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橋》為例子,向同學們詳細講解了不同押韻類型,并解釋這些押韻類型在作者情感變化方面的作用,以此引申到語法、語義的變異,詩歌層次及新詩歌寫作教學。



此次講座不僅讓同學們對自己所學專業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且還對自己未來發展有更明确的規劃。20級漢語言文學專業三班龔钰表示:聽完段樂春老師的講座後,我對日後的詩歌教學有了清晰的認知,即要把握好詩歌的本質,搞懂詩歌的内核。


/彭瑞

/李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