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大家論壇”系列學術講座第191講暨“明月講壇”第十五講 ——段吉方教授談當代批判理論的轉向
時間:2019-05-22 08:00:00 訪問量:
5月19日,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南師範大學審美文化與批判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段吉方教授應我院邀請,于立言樓B4-1開展主題為“作為現代性的美學——當代批判理論的轉向”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我院李勝清教授擔任主持,張順軍、劉郁琪、鄧桂英、李文潔等老師和部分文學專業同生到場聆聽了講座。
講座伊始,李勝清教授隆重介紹了段吉方教授,并對段吉方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與誠摯的感謝。在聽衆熱情的掌聲中,段教授正式開始了他的講學。首先,段教授圍繞“什麼是批判理論”以及“批判理論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多方位地介紹了批判理論。他認為批判理論不完全是一種理論,他更強調理論的派生性,與傳統理論注重實證方法相比,批判理論更強調介入社會經驗分析,強調文化與意識形态批判,批判理論是對社會文化結構的闡釋。段教授還認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批判理論形成了若幹理論範式,每種理論範式都與現代性的問題有關,這也成功地使批判理論成為了一種現代性理論。緊接着,段教授深入地講解了批判理論的現代性内涵及其理論成就。當提到當代批判理論的現代性困境與理論轉向時,他說道:“當代批判理論正發生轉向,即社會學、政治學與美學的接合。”
在講學中,段教授旁征博引了與批判理論相關的諸多著作及專家觀點,從多個方面介紹了批判理論與現代性美學的關聯及其所面臨的轉向。他引用批判理論專家的話語,結合日常生活的各種生産活動,有理有據,使得講學内容尤為清晰,赢得在場觀衆的一緻稱是。
講座的最後,李勝清教授根據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對段教授的講學進行了歸納和總結,他說道:“段教授的講學中讓我最深刻的一點,就是批判理論的轉向立足于人,立足于人存在的條件、經驗,關注人在社會文化中的體驗。”
新聞鍊接
段吉方,男,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導師,文藝學學科帶頭人,華南師範大學審美文化與批判理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文藝理論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西方美學,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與美學,中國當代文化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其他省部級項目3項。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3次,三等獎1次,出版專著4部,在《文學評論》《文藝理論研究》等雜志發表文章百餘篇。兼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