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論的前世今生——“人文大家論壇”第172講
時間:2018-10-11 12:00:00 訪問量:




10月10日晚,台灣陽明大學教授王文方應邀于立言樓B4-1舉行以“懷疑論的前世今生”為主題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廖加林教授主持,張晚林、毛小平、顔中軍等老師以及部分哲學專業研究生、16級哲學專業本科生、16級思政專業本科生到場聆聽。
“夜晚的氛圍是浪漫的,我們今天卻要談談‘懷疑論’這麼一個嚴肅的哲學話題。”講座伊始,王教授風趣地引出了主題。針對這一主題,王教授首先抛出了“對于我們心靈之外的世界,你究竟知道什麼”這一問題,并對此做出“懷疑論者”的回答——一無所知,“所謂懷疑論,就是對皮膚以外的整個世界保持懷疑。”關于懷疑論的“前世”,王教授以16世紀至20世紀初為限,講述了伴随着知識論的發展,“人類的知識有何種限制”等問題逐漸産生,以至極端懷疑論、外在世界懷疑論、方法論上的懷疑論的出現。通過笛卡爾的“惡魔假設”,王教授說明了懷疑論對人們造成的困擾并介紹不同流派哲學家們對此引發的思考。關于懷疑論的“今生”,王教授以20世紀中後期至今為限,通過“桶中腦”的例子生動地介紹了現今懷疑論的邏輯性與理論性色彩濃厚的特點。“如果你是所有感知信息能力都依靠一台台電腦操縱的‘桶中腦’,那麼你就沒有雙手,反之如果你有雙手,你就不是‘桶中腦’,那麼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桶中腦’,也就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雙手。”“我跟我的妻子講了以上理論,她就不理我了……”王教授幽默的語言引發了場下陣陣掌聲與歡笑。最後,王教授分享了研究懷疑論的收獲,他認為,對懷疑論等學說的研究可以使人更有智慧,“所謂智慧,不隻是‘我知道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更是‘嗯,這個問題要好好想想’”。
此外,王教授還介紹了台灣陽明大學與心智哲學研究所的曆史和近況,并對大陸學生的用功表示贊揚,歡迎更多大陸學生赴台灣學習。
提問環節中,面對“是否應放棄讨論懷疑論”等問題,王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如之前所說,哲學帶給人智慧。”他認為,哲學家應當直面問題而非回避問題,即使看起來對生活沒有意義的問題也有思考的價值。
最後,廖教授對本次講座做出總結,并補充說明懷疑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領域,教導同學們既要保持健全的哲學思維,同時也要學會生活。
文/圖 李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