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貿易戰已經正式打響。從我自己,到身邊的朋友,這幾個月陸陸續續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這場貿易戰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帶來的影響。
同時,我也看到很多年輕人在沒有深入了解貿易戰的情況之下,盲目陷在一些極端偏執的情緒之中。李曉教授的這篇名為《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的講話從貿易戰的本質、中國的處境、和美國的差距,以及國際形勢幾個方面比較深入地分析了當前局勢,對年輕人很有啟發。
在這樣一個重要的關頭,作為一名中國青年,你的滿腔熱情應該與理性分析,和真正的行動結合起來,而不是受到感性的指使,盲目自大或單純的仇視。
從今年三月份一直到今天,世界上最為吸引眼球的事件不再是叙利亞,不再是北朝鮮,不再是俄羅斯世界杯,而是中美關系。具體說,就是中美貿易戰真的要打響了。這是我們最不情願看到的,也是力圖避免的事情。但問題是主動權不在我們手裡。對于這場貿易戰,我的關注點不在貿易領域,它使我有着更為深重的憂慮和危機感。
首先,從貿易角度來看,既然是美國發動的貿易戰,那麼權且按照美國方面的統計來看下面一組數據。去年,中國從美國的進口額為1300億美元。前不久中國自衛性地反擊了美國,征收美國500億美元商品的25%的關稅以後,特朗普又下令加征了我們2000億美元,然後再準備如果中國反擊,會再加增2000億美元。
去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約5000億美元,現在兩個2000億加上一個500億,他動用了4500億,還剩下500億美元左右的額度。而我們已經動用了500還剩800億,美國追加的這2000億,我們跟不上了。如果我們也同額度回擊,不僅是将從美國的進口商品清零,而是負進口了,理論、實踐上都是不現實的。這是美國對中國做出最具羞辱性的行為,但是沒有辦法,因為我們對美國市場依賴太深。
這些數據意味這什麼?說明對美貿易順差成為中國經常項目順差的最重要部分,沒有了對美貿易順差,我們的經常項目順差将會大大縮小。
--選自吉林大學李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