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英國人拍攝過一部大型記錄片,片名叫做《偉大的飛行》,講述的是各種鳥兒的生活狀态,其中尤以斑頭雁占的篇幅最大。攝制組用了三年多時間跟蹤斑頭雁,真實而細膩地記錄了它們的點點滴滴。
這些斑頭雁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它們年複一年地遷徙。每年初夏的時候,這些斑頭雁就排着整齊的人字形隊列,一大群接着一大群,從美洲大陸、歐洲大陸、澳洲大陸、非洲大陸以及亞洲大陸,陸陸續續向北極圈飛去,到那裡去躲避漫長而炎熱的夏季,并在那裡孵育後代,壯大家族。待到秋天來臨的時候,它們又陸陸續續從北極圈向各自最初出發的地方往回飛。它們就這樣,年複一年,一代接一代,從不間斷,從不停止,在大地的上空往往返返,在歲月的流轉間來來去去,它們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給了天空,交給了那些雲彩,那些虹霓、霧霭、風雨、雷電和橙色的黃昏、血色的黎明。
它們這樣來來去去,不為别的,隻為舒适地生存,悠然地繁衍。但是,為了這一點,它們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作如此遙遠的飛行,自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到達的事情,它們往往要飛行上一月兩月,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它們這樣的飛行,當然不全是在陸地的上空,更多的時候,它們是在海洋的上空穿行。海洋上的飛行,就為它們增添了許多艱難和困苦,比如找不到停息的地方,沒有可以充饑的食物,尤其是遭遇到風暴,那簡直就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在與風暴和海洋的較量中,一些那邁的、體弱的、傷殘的、不勝肌餓與疲憊的,就紛紛掉了下來,葬身于惡浪翻卷的海洋深處。那些戰勝了風暴的,在到達陸地後,已經累得奄奄一息,巴掌大一塊地方,居然密密麻麻地停滿了斑頭雁。可以想見,在同風暴與海洋的搏鬥中,它們不僅筋疲力盡,而且是肌渴無比。在這塊巴掌大的陸地上,它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休息,就是美美地睡上一覺,把生與死的噩夢,把艱難與險阻的折磨,把雷電與風雨的創痛,把長途飛翔的勞累,全都退還給海洋,在這巴掌大的客居之地,緊緊地依偎着同伴,趴在地上,閉上眼睛,把頭插進翅膀裡,進入一個甜美的夢鄉。但是,它們在次日的黎明時分醒來後,發現有不少斑頭雁已經死去,死在到達陸地之後,死在了一個溫馨而久違了的睡夢裡,永永遠遠不能再度飛翔,不能再在天空與大地間一展它們的風姿。看見同伴死了,斑頭雁們十分悲傷,一隻隻站了起來,昂着頭,竭盡全力伸長着脖子,使足勁地拍打着翅膀,沖着血色的天空,嘎嘎嘎地狂叫不止。這情景,十分悲壯,也非常凄涼。它們對着天空大肆狂鳴,猶如在唱一支挽歌和安魂曲。它們當然不像人類那樣懂得埋葬和能夠埋葬,它們隻能用仰天大肆狂叫,隻能竭力伸長脖子,隻能猛烈地拍打着翅膀,是的,它們隻能這樣,他們隻能用這樣的方式來蔚籍同伴們那消散的野魂。
--選自作者:汪建中
二〇一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