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大家論壇“系列學術講座第154講—老子的“柔道”
時間:2018-04-09 12:00:00 訪問量:



4月9日上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後王焱教授應邀于立言樓B4-1主講了以老子的“柔道”為題的學術講座。我院李勝清教授主持了此次講座,我院丁志叢、李衛華、胡紅梅等老師及16、17級漢語言文學專業部分同學到場聆聽。
講座伊始,王焱教授講解了老子思想的來源和主要内容。老子思想以曆史、自然為師,從曆史成敗和自然事物興衰中汲取精髓并以君主王侯為服務對象,指導君主以“以退為進”的方式南面而王。不僅如此,老子的思想還深深影響了後世,成為中華“源思想”之一。接着,她具體闡述了“柔道”的具體内涵。“柔”,首先是謙卑遜讓的處世态度,其次是以退為進的處事方法。“你看西方人喜歡鑽石的璀璨奪目,而傳統中國人喜歡玉的光而不耀,這就是在審美觀中的‘柔’。”王教授廣泛采用中外名言、運動學技巧、中國傳統審美等生動鮮活的事例論證其觀點,在座聽衆紛紛點頭贊同。
在闡述完“柔”的内涵之後,王教授抛出以柔克剛的經典思想,從“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到“六尺巷”的故事,她旁征博引地證明其廣泛性和具體性。進而引出《道德經》中“大成若缺、大盈若沖”的正言若反觀點。最後,王教授點明“柔”的依據是“道”,世界在循環往複的“道”的規律中運行,“柔”也正是在此規律中體現出其合理性。
講座最後,李勝清教授贊揚王焱教授的學識并抒發了自己關于以柔克剛的感想,對同學們能在學習生活中活用老子思想寄予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