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精彩首頁> 學院新聞

“我們如何在一起”——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











 
    11月19日,湖南省第十屆研究生創新論壇“人文學術創新與文化傳承”分論壇主題報告(二)在我校立德樓A附樓五樓報告廳舉行。湖南師範大學王澤應教授應邀來我校做了題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及倫理意蘊”的學術講座。講座由我院黨委書記廖加林教授主持,副院長毛小平博士及省内高校研究生代表到場聆聽。

   講座伊始,王澤應教授首先分析了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背景,它是中國引領世界格局重構的宣言,是對“我們如何在一起”這一時代主題的直接回應,表明中國的崛起将努力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将走出一條和平崛起、和諧共生的道路。

  “人類隻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共同發展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符合各國人民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應該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堅持同舟共濟。”王澤應教授從“命運共同體”對一般共同體的意義超越與命運共同體内涵的倫理精義兩個方面展開了論述。他指出,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共産黨人根據當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時代所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利益不可分離、生死相關、患難與共這一現實狀況而提出的價值理念。通過揭示了國與國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命運休戚相關、生死與共、福禍一體的關系,強調人們應當從利己與利他、利群與利國的高度關切、密不可分的意義上建構一種“你好、我好、大家好”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共生共贏共發展的倫理模式,并将命運共同體内蘊的倫理精義歸納為五個方面:利益共生、情感共鳴、價值共識、發展共赢、責任共擔。

  “當國家共同體與世界共同體的利益産生了矛盾時,該何去何從呢?”講座最後,王澤應教授與多名研究生進行了現場互動。來自中南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吉首大學等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就命運共同體、當代國際關系等方面提出了問題,對此王教授都一一做出了詳細的回答。與會的聽衆紛紛表示,聽了王教授的講座,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有了真正哲學深度的理解。
                                                      
新聞鍊接:
 
王澤應,湖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倫理學》首席專家,中國倫理學會會刊《倫理學研究》副主編 ,曾任湖南師範大學倫理學研究所所長。先後出版學術專著近20部,其中個人獨著12部,個人獨立發表論文100餘篇,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重大招标項目1項,重點項目1項,一般項目3項,教育部等省部級項目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