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專業介紹
時間:2024-08-26 02:35:00 訪問量:
漢語言文學 學制:本科四年
專業曆史沿革:漢語言文學專業1958年設立,1986年開始本科招生,1998年獲碩士學位授權,2001年獲湖南省重點專業,2008年被确立為湖南省特色專業。2018年開始留學生本科招生,2019年成為湖南省一流本科建設專業。專業所屬學科——中國古代文學(2003)、中國語言文學(2008、2011)先後被評為湖南省重點學科,擁有“中國古代文學與社會文化研究基地”和“湖南省漢語方言與科技文化融合研究基地”2個省級基地,并承擔“國培”“省培”任務。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湖南省中文(師範)專業的排頭兵,六十年來秉承師範教育特色,堅持理論與實踐并重,始終将學生理想信念、人文情懷、素質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
專業特色:(1)依托重點學科,加強師範特色,打造一流人才。本專業具有鮮明的師範教育特色,所實施的“32111”工程,是一項旨在突出師範特色、夯實專業基礎、培養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專業建設工程。
(2)培養模式中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的有機統一,知識培養與素質教育的有機結合,師範教育與非師範教學的有機互補,着重培育具有較強中文理論與實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3)構建教育教學實踐的多元化體系,整合并依靠校内校際資源優勢,立足湖南,面向全國,進一步拓展學生學習與研究的國際化視野。
培養目标: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要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德育優先的教育理念,傳承湖湘曆史文化的人文底蘊,培養政治思想堅定、師德師風高尚、教育情懷深厚、學科素養全面、專業基礎紮實、教學能力突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并具備基礎的育人能力、一定的國際視野與良好的專業發展潛質,能勝任中學或其他教育機構的語文教學與研究、管理工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預期畢業生畢業五年後,職業發展狀況良好,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師德師風高尚,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懷 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教師職業規範,熱愛祖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師德規範的“四有”好教師;奉獻教育,尊重學生人格,關心學生發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懷。 2. 專業素養紮實,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 具備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與深厚的人文、藝術與科學素養,優化、深化和完善漢語言文學學科體系和學科觀念;語文課堂教學能力突出,能夠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方法;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研究意識明顯,顯示出成為骨幹教師的關鍵能力。 3. 班級指導有效,掌握科學的育人方法 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以德育為先的理念,全面、多元、綜合評價學生發展情況;體現學生核心素養培育要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勝任班主任工作;根據“三全”育人要求,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形成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4. 發展方向明确,展現良好的職業前景 具有反思意識、創新意識、批判意識,能夠熟練地運用反思的方法與技能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形成良好的溝通與管理能力,能夠以組織者或骨幹身份有效開展教育教學的團隊合作。具有國際視野,與時俱進健全專業學習與職業發展規劃,并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做到持續發展。
師資隊伍:本專業現有在編教師47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講師16人,高級職稱教師比例66%,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4人,占教師總數的72%;其中碩士生導師34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湖南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9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2人,湖南省社科研究青年人才“百人工程”首批人選1人,湖南省文藝人才扶持“三百工程”入選人員2人。
主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基礎寫作、語言學概論等。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到中小學等教育部門、科研機構、新聞出版與傳媒機構、文化藝術部門、行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從事教學、研究、文化藝術管理、行政管理等相關工作。
本專業招收文史類學生,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曆史學 學制:本科四年
專業曆史沿革:1983年曆史學專業(師範類)招收首屆三年制專科學生,1987年與北京師範大學曆史系聯合培養首屆曆史專業本科生,1999年招收首屆專門史碩士研究生;2003年招收首屆世界史碩士研究生;2005年招收中國近現代史碩士研究生;2006年入選“十一五”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專業;2017年獲批中國史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020年被評為湖南省雙一流本科專業。
專業特色:(1)本專業為湖南省重點專業,“曆史專業教學改革創新團隊”為湖南省級教學團隊;(2)本專業采用“理論教學、教學實習與專業調查”三位一體的面向社會需求的培養模式,學生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3)本專業以區域性優勢打造科研特色,在湖南地方史、少數民族史研究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培養目标: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立足湖南,面向全國,服務基礎教育;培養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理論素養、全面的專業知識、紮實的教學技能與強烈的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教師,能夠勝任基礎教育領域的曆史教學、教研教改和管理等工作。預期畢業生畢業五年後,職業發展狀況良好,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目标1.信仰堅定,師德高尚。堅守、踐行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樂于奉獻的教育情懷和優秀師德品質。能夠強有力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跟曆史教育改革發展的步伐,有能力培養出具備正确世界觀、人生觀的中學生。
目标2.善于教學,能力突出。具有紮實的曆史學科專業知識和良好的人文、科學和學科教學素養,掌握教學改革動态,能比較熟練地運用信息化時代的現代教育技術,熟練駕馭中學曆史課堂教學。
目标3.德育為先,綜合育人。 具有較強的綜合育人能力與自覺意識,掌握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活動特點,勝任班主任工作,具備班級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的素養和能力,能因地制宜地開展生理與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正确的生命觀、價值觀教育,進行綜合育人實踐。
目标4.善于反思,持續發展。 具有全球化意識和國際視野,能夠通過繼續教育或其他學習渠道更新教育理念,适應國内外教育形勢與環境,擁有自主的、終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具有進一步成長為中學曆史教育卓越教師的潛力。
目标5.善于溝通,團隊協作。 具有良好的溝通合作意識,能較好地理解學習共同體的作用,具有團隊協作精神,掌握溝通合作技能,具備良好的互助合作經驗。
師資隊伍:本專業師資力量較強,在編教師1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2人;現有首屆全國高校百名教學名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3項,省部級課題60餘項;出版著作7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獲得湖南省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和省優秀教學成果獎(4次)等多項獎勵。
主要課程: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中國文化史、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史學概論、曆史地理學、史學論文寫作、中外史學名著選讀、曆史課程與教學論、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等。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到中學及中等專業學校從事曆史教學工作,去文博單位從事文物管理工作,去行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化宣傳、策劃、管理等工作。
本專業招收文史類學生,授予曆史學學士學位。
新聞學 學制:本科四年
專業曆史沿革:自2003年招生以來,新聞學專業一直秉持“理論+實踐”的學科特色,以培養能适應新媒體環境的複合型人才為目标。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已獲得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從2019年開始招收研究生;已建立了功能齊全的實訓系統:擁有1個省級普通高校創新創業實驗基地——“融媒體建設與發展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1個省級虛拟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公共安全事件融合新聞報道虛拟仿真實驗項目”;新聞學專業為學校“雙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先後設立了報紙編輯室、非線性編輯室、小型虛拟演播室、口播室和多功能演播廳(在建)等新聞實驗室和黑螞蟻傳媒工作室等專業實踐平台,擁有新浪、紅網、湖南廣電集團、《湖南日報》社、《潇湘晨報》社、湖南經濟電視台、湘潭電視台和《湘潭日報》社等二十餘家實習實踐基地。新聞學專業目前已經形成學科體系較為完整,人才培養層次較為齊全,教學科研團隊結構合理,學生就業率高聲譽好的良好局面。
專業特色:(1)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統一;知識培養與素質培養的有機結合;(2)狠抓實踐環節,注重能力培養,實踐課程形成系統:初級實習(一)、初級實習(二)、初級實習(三)和專業實習、專業能力訓練等實踐課程貫穿大學全程,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得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3)着眼全媒體時代發展新要求,将傳統與時代需要相結合,開設與新媒體有關的能力訓練等系列課程,培養基礎理論紮實、實踐能力強的複合型人才;(4)長年踐行高等學校與新聞單位從業人員互聘交流“千人計劃”政策,聘請行業專家擔任專業方向課程教學,建立相對穩定的專業實習基地,對接新聞單位用人實際需求,使學生既能拓寬視野,又能擴大實踐能力,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目标: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厚基礎、寬口徑具有創新意識和初步創新能力的創新型、複合型人才,主要體現在:既能掌握系統的新聞理論知識與傳播技能、又具有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既熟悉我國新聞、宣傳的政策法規,适合在新聞、出版行業與宣傳部門從事編輯、記者與管理工作,又具備适應全媒體時代發展要求的采訪、寫作、攝影、攝像、圖片處理、網頁制作與合成的實踐運用能力。本專業文理兼招,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師資隊伍:本專業目前有專兼職教師2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高級職稱占教師比例的75%。具有博士學曆的老師15人,占教師總數的55%;其中16人具有碩士生導師資格。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2人。
主要課程:新聞學、傳播學、新媒體運營、新聞采訪學、新聞寫作學、新聞編輯學、新聞評論學、公共關系學、廣播電視學、新聞攝影、電視攝像、中外新聞事業史、廣告學、媒介經營管理、網頁制作技術、新媒體技術基礎等。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到教育部門、科研機構、新聞出版與傳媒機構、文化藝術部門、行政機關及其它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傳播與宣傳、行政管理等工作。
廣告學 學制:本科四年
專業曆史沿革:廣告學專業自2000年開始招生以來,通過從商學院到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不斷探索,構建了廣告學“三點三層”理論,從“三點三層”的理論體系出發,确定了“以創意養成為核心,以情境實訓為重點”的人才培養路徑,完善了六大課程模塊,建設了以專業課程主導的“5+3+2”的“專業+”綜合實訓平台和“4+”創新分享平台。擁有省級一流課程1門。學生策劃、動漫、影視等作品獲“大廣賽”全國一等獎2項;“學院獎”全場大獎2項、一等獎5項,二、三等獎30餘項。省級一、二、三等獎200餘項。“豆沙包”動漫設計更是被中央電視台、新華網、人民網等媒體連續追蹤報道。
專業特色:(1)培養模式中強調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能力培養相結合,理論教學與綜合實踐實訓相結合,開放的文化視野與專業的合作精神相結合。
(2)知識體系中在堅持能勝任廣告傳播及相關領域的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的基礎上拓展人才服務領域。
(3)構建立體開放的實踐教學體系,以交互設計訓練中心設計基礎訓練、數字化設計訓練等五大實踐教學場地為平台,理論講授與課程設計結合、項目與競賽結合以及校企合作,實現人才培養目标。
培養目标: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理念,培養具有尊重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判斷、對精神與理想有執着追求等良好的人文素質,敏于發現、善于把握的專業精神,熟練運用創意思維與策劃思維;具有紮實的廣告學專業基礎、基本理論和方法;了解行業發展規律與趨勢,懂得溝通、合作與分享,能勝任廣告傳播及相關領域的策劃與設計、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複合型創新應用人才。
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講師3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人,碩士生導師4人。另有外聘實踐教師6人,均為廣告、傳播、策劃類企業的精英。
主要課程:傳播學概論、廣告學概論、管理學原理、設計概論、漢語基礎、中外文化概論、中外廣告史、廣告創意、廣告策劃、廣告文案、廣告心理學、市場營銷學、品牌戰略、廣告攝影與攝像、新媒體廣告、企業形象設計、廣告經營與管理、廣告文化考察+(省級一流課程)、設計軟件。
就業前景:20年來,共招收學生1300來人,培養畢業生1000餘人,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畢業生遍及北上廣深等發達一線城市。近5年畢業生滿意就業率93%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顯示,連續5年超過95%。